队伍行进的过程中,我常常向王力导师请教和交流。突然想起一个中学课本中关于石油会不会枯竭的问题。今天有这样的机会我就想好好咨询一下。王力老师便让大家停下脚步,为我们科普了一番。据王老师介绍,石油的生成过程复杂、条件严苛,它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海洋动物和藻类的尸体经埋藏后,在合适的温度、压力、还原环境下,经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后形成的,而其后向上运移汇聚成油田则需要完整的生油层、储油层、盖油层,并且需要良好的圈闭和保存条件。碳酸盐岩是一类非常好的储油层。据悉,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%;世界上曾有12口日产万吨原油的油井,其中8口就位于碳酸盐岩储层中。由于我国地质特征的复杂性,在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发现并未像国外那样较为普遍,反而在另一类陆相地层中取得了重大石油勘探成就。尽管湘西德夯的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厚度达1000多米,但是石油聚集成藏不是由储层厚度单一因素控制的,加之我们所看到的碳酸盐岩大部分已经出露地表,因此不具备形成油气的条件。至于石油会不会枯竭?现在有争议,传统的观念认为,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,属于化学能源。这一观念早已深入人心,在中学课本上明确记载的是石油只能消耗三十年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恩道尔认为:石油战争没有胜利者 ,他试图颠覆我们以往的某些认知。他坚持说,石油是一种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“可再生能源”。他坚定地认为,石油稀缺甚至会枯竭的理论,是美英石油利益集团制造出来以控制市场的阴谋。石油的有机论和无机论都是俄罗斯学界在18世纪和19世纪中叶提出的。虽然业界对于有机和无机说一直交锋不断,但都是作为两种学说并立。 听完王力老师的讲述,对他年轻但有如此渊博的知识我真的很钦佩。
—— 湘西德夯地质公园